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以及智能门锁,其中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板和第一面板,第一面板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转动件,转动件一端穿过第一面板且设有偏心锁块,另一端为驱动转动件转动的转动部,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偏心锁块与固定板扣合以实现第一面板固定于固定板上,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偏心锁块与固定板脱扣以实现第一面板脱离固定板。本方案通过固定结构实现了面板与固定板的固定连接,减少了螺钉的使用,连接固定的方式更加简单快捷。本方案通过转动件与固定板的转动扣合实现第一面板的安装固定,减少了螺钉的使用,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公开号:CN214330240U
申请号:CN202022396114.6U
申请日:2020-10-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蔡逸群;颜专
申请人:Guangzhou Langg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E05B9-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锁,尤其涉及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以及智能门锁。
[n0002] 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安防类产品也从机械化慢慢趋向于电子化过渡以此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智能门锁这类既安全又便捷的智能家居必备产品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尤其是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的主体,智能门锁的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n0003] 经市场上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进行智能门锁的选择时,除了考量智能门锁的安全稳定性和智能类的功能外,门锁的安装也是消费者考量的重点之一。现有的门锁在安装时,需要在门锁前第一面板分别安装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外,还要将前第一面板分别与前后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安装较为复杂,且螺丝外露在锁体表面,不但影响了门锁的整体的美观,而且外露的螺丝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n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急需研制一种简单快捷安装且安全性高的门锁。
[n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板和第一面板,第一面板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转动件,转动件一端穿过第一面板且设有偏心锁块,另一端为驱动转动件转动的转动部,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偏心锁块与固定板扣合以实现第一面板固定于固定板上,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偏心锁块与固定板脱扣以实现第一面板脱离固定板。本方案通过固定结构实现了面板与固定板的固定连接,减少了螺钉的使用,连接固定的方式更加简单快捷。本方案通过转动件与固定板的转动扣合实现第一面板的安装固定,减少了螺钉的使用,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智能门锁,包括如上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门板相对第一面板另一侧的第二面板以及用于安装在门板安装孔内的锁利,第二面板和固定板分别安装于门板的相对两侧,螺钉依次通过固定板、锁利和第二面板将三者固定于门板安装孔,第一面板通过固定结构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本方案通过螺钉和固定板实现第二面板的固定安装,之后再通过转动件与固定板的转动扣合实现第一面板的安装固定,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另一面板将螺钉遮挡能够防止门锁被不法分子轻易拆除,安全系数更高。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n0008] 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固定于门板上的固定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一端穿过第一面板且设有偏心锁块,另一端为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转动部,当所述转动件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偏心锁块与所述固定板扣合以实现所述第一面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当所述转动件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偏心锁块与所述固定板脱扣以实现所述第一面板脱离所述固定板。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为拨杆,所述拨杆摆动时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为齿轮,所述固定结构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件配合形成传动结构。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呈长条状,所述驱动件一端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部,另一端设有便于人手拖动所述驱动件的拖动部,所述驱动件做直线移动时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拖动部上设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条纹。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板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设有与所述第一面板内部连通的条形槽,所述驱动件的拖动部设置于所述条形槽内且可沿着所述条形槽做直线移动,所述驱动件从所述条形槽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所述转动件从第一极限位置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时,带动所述齿轮转动。
[n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板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设有与所述第一面板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驱动齿轮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暴露于所述电池仓内。
[n0015]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内部。
[n0016]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对应所述偏心锁块的转动轨迹设有扇形缺口,所述扇形缺口内突出设有阻挡部,当所述转动件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偏心锁块沿着所述扇形缺口转动并与所述阻挡部扣合以实现所述第一面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n0017] 智能门锁,包括如上所述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门板相对所述第一面板另一侧的第二面板以及用于安装在门板安装孔内的锁利,所述第二面板和固定板分别安装于门板的相对两侧,螺钉依次通过固定板、锁利和第二面板将三者固定于门板安装孔,所述第一面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n0018]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n0019] 本实用新型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以及智能门锁,包括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门板相对第一面板另一侧的第二面板以及用于安装在门板安装孔内的锁利,第二面板和固定板分别安装于门板的相对两侧,螺钉依次通过固定板、锁利和第二面板将三者固定于门板安装孔,第一面板通过固定结构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固定于门板上的固定板以及固定于固定板的第一面板,第一面板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转动件,转动件一端穿过第一面板且设有偏心锁块,另一端为驱动转动件转动的转动部,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偏心锁块与固定板扣合以实现第一面板固定于固定板上,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偏心锁块与固定板脱扣以实现第一面板脱离固定板。本方案通过螺钉和固定板实现第二面板的固定安装,之后再通过转动件与固定板的转动扣合实现第一面板的安装固定,减少了螺钉的使用,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另一面板将螺钉遮挡能够防止门锁被不法分子轻易拆除,安全系数更高。
[n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实际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结构和固定板固定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中:100、智能门锁;1、第二面板;2、第一面板;3、锁利;4、固定板;41、扇形缺口;42、阻挡部;5、转动件;51、偏心锁块;52、齿轮;6、驱动件;61、齿条部;62、拖动部;7、电池仓;8、门板。
[n0026]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n0027] 本实用新型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固定板4和第一面板2,第一面板2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转动件5,转动件5一端穿过第一面板2且设有偏心锁块51,另一端为驱动转动件5转动的转动部,当转动件5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偏心锁块51与固定板4扣合以实现第一面板2固定于固定板4上,当转动件5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偏心锁块51与固定板4脱扣以实现第一面板2脱离固定板4。本方案通过固定结构实现了面板与固定板4的固定连接,减少了螺钉的使用,连接固定的方式更加简单快捷。本方案通过转动件5与固定板4的转动扣合实现第一面板2的安装固定,减少了螺钉的使用,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其中固定板4对应安装在门板8的安装孔上,固定板4和第一面板2能够安装在门板8的不同侧或者相同侧。当固定板4和第一面板2安装在门板8的不同侧时,转动件5设有偏心锁块51的一端则会伸过门板8安装孔再和固定板4转动扣合。
[n0028] 本方案中第一面板2安装固定在固定板4上的主要是靠着转动件5的偏心锁块51与固定板4的扣合,其中该动作仅需通过转动件5的转动便可实现,本方案中能够实现该动作的方式有多种,以下为本方案列举的几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n0029] 实施方式一:
[n0030]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结构仅有转动件5一个单一元件,转动件5包括一转轴,转轴的一端是转动部,另一端是偏心锁块51。所述转动部为拨杆,拨杆的一端可伸出第一面板2的外端,用户可通过拨动所述拨杆摆动,并以此带动整个所述转动件5转动,偏心锁块51也因此能够实现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的变换。
[n0031] 以下的方案不用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是通过提供另一个元件来驱使所述转动件5的转动以此实现偏心锁块51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的转换。在以下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5的结构为中部的转轴,转轴的一端是转动部,另一端是偏心锁块51,其中所述转动部为齿轮52。同时所述固定结构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5转动的驱动件6,所述齿轮52与所述驱动件6配合形成传动结构。
[n0032] 实施方式二:
[n003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6呈长条状,所述驱动件6一端设有与所述齿轮52啮合的齿条部61,另一端设有便于人手拖动所述驱动件6的拖动部6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拉动所述拖动部62使所述驱动件6做直线移动,此时通过齿轮52齿条的配合带动所述齿轮52转动完成偏心锁块51的转动动作。其中所述拖动部62上设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条纹,便于人手在拖动时更好施力。
[n0034] 在该实施例中,长条状的驱动件6仅需做直线移动便可驱使转动件5转动,而驱动件6直线运动的方向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制,可以是竖直方向、水平方向、斜向等。同时驱动件6直线运动分别运动到两端极限位置和转动件5第一、第二极限位置的对应关系也是不做限制的。
[n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2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7,所述电池仓7设有与所述第一面板2内部连通的条形槽(内陷),所述驱动件6的拖动部62设置于所述条形槽内且可沿着所述条形槽做直线移动,所述驱动件6从所述条形槽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所述转动件5从第一极限位置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通过该设置,在进行第一面板2与固定板4的固定之前,可将电池从电池仓7中取出,在将第一面板2上偏心锁块51与固定板4对应位置放置好后,用户伸入手指在电池仓7内拖动驱动件6沿着条形槽直线运动实现转动件5的转动,当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且确保偏心锁块51和固定板4实现扣合后,此时松手检测第一面板2和固定板4的安装固定是否稳定,确认牢固后便可将电池重新装入电池仓7中,实现供电的同时也遮挡住了驱动块的位置,防止门锁被不法分子轻易拆除。
[n0036]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条形槽是竖直方向设置内陷设置在电池仓7内,条形槽设置能够给驱动件6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制的作用,由于驱动件6与转动件5的配合仅是通过齿轮52和齿条的啮合,通过条形槽的设置能够使得驱动件6仅能在合适范围内进行直线运动,防止出现驱动件6移动位置的过远而使得齿轮52和齿条发生脱离的现象,影响后续的使用。
[n0037] 实施方式三:
[n003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6为驱动齿轮52,所述驱动齿轮52与所述齿轮5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52转动时,带动所述齿轮52转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可通过转动驱动齿轮52,通过驱动齿轮52和齿轮52之间的齿牙啮合带动转动件5转动并最终实现偏心锁块51的转动动作。本实施例中驱动齿轮52的转动方向与转动件5转动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的对应关系并不做限定。
[n0039]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面板2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7,所述电池仓7设有与所述第一面板2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驱动齿轮52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暴露于所述电池仓7内。通过该设置,在进行第一面板2与固定板4的固定之前,可将电池从电池仓7中取出,在将第一面板2上偏心锁块51与固定板4对应位置放置好后,用户伸入手指在电池仓7内转动驱动齿轮52带动转动件5的转动,当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且确保偏心锁块51和固定板4实现扣合后,此时松手检测第一面板2和固定板4的安装固定是否稳定,确认牢固后便可将电池重新装入电池仓7中,实现供电的同时也遮挡住了驱动齿轮52的位置,防止门锁被不法分子轻易拆除。
[n0040] 上述多个实施例均是实现驱动转动件5转动的可实施具体方式,在没有进行其他实质性改动的前提下,都是属于本方案所要保护的范围。
[n0041] 优选的,在本方案中固定结构可为两个,且两个固定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2内部。由于单一个转动件5和固定板4的扣合无法完全限制第一面板2的自由度,因此再增加一个固定结构能够在较低的成本支出和操作快捷的基础上提高第一面板2的安装稳定程度。
[n0042] 本方案中所述固定板4对应所述偏心锁块51的转动轨迹设有扇形缺口41,所述扇形缺口41内突出设有阻挡部42,当所述转动件5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偏心锁块51沿着所述扇形缺口41转动并与所述阻挡部42扣合以实现所述第一面板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4上。通过该设计使得偏心锁块51凸出部分能够绕着扇形缺口41转动,使得偏心锁块51能够伸入到门板8的安装孔内,同时阻挡部42的设置也去确保偏心锁块51能够与之扣合固定。
[n0043] 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智能门锁100,包括如上所述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门板8相对所述第一面板2另一侧的第二面板1以及用于安装在门板8安装孔内的锁利3,所述第二面板1和固定板4分别安装于门板8的相对两侧,螺钉依次通过固定板4、锁利3和第二面板1将三者固定于门板8安装孔,所述第一面板2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以此实现第一面板2和第二面板1分别固定在门板8的两侧,本方案通过螺钉和固定板4实现第二面板1的固定安装,再通过转动件5与固定板4的转动扣合实现第一面板2的安装固定,同时第一面板2的安装固定能够将螺钉遮挡,防止门锁被不法分子轻易拆除。
[n0044] 本方案中所述固定板4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锁利3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面板1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设有螺钉安装孔,螺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与所述螺钉安装孔配合固定以实现将所述锁利3和第二面板1固定于门板8上。其中第二面板1的安装是通过螺钉来拧紧固定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牢固,同时螺钉孔位设置于固定板4的一侧,在完成第一面板2的连接固定后,第一面板2能够遮挡住螺钉孔位,使得门锁上没有螺钉孔外露,更加整洁美观,门锁也不会轻易被人拆除。
[n0045]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中的主要保护的是锁体的安装结构,即是实现第二面板1、第一面板2、锁利3与门板8的安装固定,其中第二面板1和第一面板2所具备的功能本方案并不做限定,同样的,本方案对锁利3如何实现开闭的方式也是不做限定的。
[n0046]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于门板上的固定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一端穿过第一面板且设有偏心锁块,另一端为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转动部,当所述转动件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偏心锁块与所述固定板扣合以实现所述第一面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当所述转动件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偏心锁块与所述固定板脱扣以实现所述第一面板脱离所述固定板。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为拨杆,所述拨杆摆动时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为齿轮,所述固定结构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件配合形成传动结构。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呈长条状,所述驱动件一端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部,另一端设有便于人手拖动所述驱动件的拖动部,所述驱动件做直线移动时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拖动部上设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条纹。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设有与所述第一面板内部连通的条形槽,所述驱动件的拖动部设置于所述条形槽内且可沿着所述条形槽做直线移动,所述驱动件从所述条形槽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所述转动件从第一极限位置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
[000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时,带动所述齿轮转动。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设有与所述第一面板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驱动齿轮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暴露于所述电池仓内。
[00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内部。
[000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对应所述偏心锁块的转动轨迹设有扇形缺口,所述扇形缺口内突出设有阻挡部,当所述转动件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偏心锁块沿着所述扇形缺口转动并与所述阻挡部扣合以实现所述第一面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0010] 10.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所述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门板相对所述第一面板另一侧的第二面板以及用于安装在门板安装孔内的锁利,所述第二面板和固定板分别安装于门板的相对两侧,螺钉依次通过固定板、锁利和第二面板将三者固定于门板安装孔,所述第一面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EP3138978B1|2019-06-12|Electronic-mechanical dual control lock
CN214330240U|2021-10-01|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以及智能门锁
CN103470107A|2013-12-25|一种高安全电子锁用双离合装置及电子锁
CN203050282U|2013-07-10|一种电子锁
CN203475956U|2014-03-12|一种高安全电子锁用双离合装置及电子锁
CN205935976U|2017-02-08|马达单方向控制脱齿自弹锁
CN204225618U|2015-03-25|一种宽芯的自定位三向智能锁
CN207938481U|2018-10-02|一种接地开关后门联锁装置
CN109798029A|2019-05-24|一种快递柜
CN207420325U|2018-05-29|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N110029882B|2020-07-03|一种卧室门智能开关装置
CN201981852U|2011-09-21|带双机电转换装置的防盗防暴电子锁
CN205005388U|2016-01-27|用于屏蔽柜的柜门结构
CN110847712B|2020-08-21|一种智能门锁
CN208040060U|2018-11-02|一种用于智能锁推拉式传动结构
CN202249449U|2012-05-30|一种玻璃门
CN207353743U|2018-05-11|一种低压开关柜的推进连锁机构
CN211417465U|2020-09-04|闸线锁及车辆
CN212694736U|2021-03-12|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电子门牌
CN208918430U|2019-05-31|一种安全易装并能手自一体操作的电子锁
CN206468126U|2017-09-05|电子锁开门推出及应急开锁结构
CN201843410U|2011-05-25|一种电磁铁式锁具
CN208564227U|2019-03-01|远程管理智能现场控制箱
CN213953255U|2021-08-13|一种易安装电子锁
CN210598509U|2020-05-22|一种带应急开启的电子抽屉锁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396114.6U|CN214330240U|2020-10-23|2020-10-23|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以及智能门锁|CN202022396114.6U| CN214330240U|2020-10-23|2020-10-23|门锁面板的安装结构以及智能门锁|
[返回顶部]